Ecosyste.ms: Awesome

An open API service indexing awesome list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.

Awesome Lists | Featured Topics | Projects

https://github.com/xueyouluo/ccks2021-track2-code

“英特尔创新大师杯”深度学习挑战赛 赛道2:CCKS2021中文NLP地址要素解析
https://github.com/xueyouluo/ccks2021-track2-code

address-parsing biaffine ccks2021 electra ner

Last synced: 3 months ago
JSON representation

“英特尔创新大师杯”深度学习挑战赛 赛道2:CCKS2021中文NLP地址要素解析

Awesome Lists containing this project

README

        

# CCKS2021-赛道二-中文NLP地址要素解析

团队:xueyouluo

初赛:1 - 93.63

复赛:3 - 91.32

> 这里的代码是复赛的全流程代码,需要在32G显存的卡上才能正常跑通,如果没有这么大的显存,可以考虑将seq_length改成32,以及减小batch size。

## 解决方案

### 初赛

整体还是以预训练+finetune的思路,主要在模型结构、预训练、模型泛化能力提升、数据增强、融合、伪标签、后处理等方面做了优化。

#### 模型

现在的实体识别方案很多,包括BERT+CRF的序列标注、基于Span的方法、基于MRC的方法,我这里使用的是基于BERT的Biaffine结构,直接预测文本构成的所有span的类别。相比单纯基于span预测和基于MRC的预测,Biaffine的结构可以同时考虑所有span之间的关系,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率。

> Biaffine意思双仿射,如果`W*X`是单仿射的话,`X*W*Y`就是双仿射了。本质上就是输入一个长度为`L`的序列,预测一个`L*L*C`的tensor,预测每个span的类别信息。

具体来说参考了论文[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as Dependency Parsing](https://arxiv.org/abs/2005.07150),但是稍有区别:

- 纯粹基于bert进行finetune,不利用fasttext、bert等做context embedding抽取,这也是为了简化模型
- 不区分char word的embedding,默认就是char【中文的BERT基本都是char】
- 原来的论文中有上下文的多句话,这里默认都是一句话【数据决定】
- 同时改进了原有greedy的decoding方法,使用基于DAG的动态规划算法找到全局最优解

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局限:

- 对边界判断不是特别准
- 有大量的负样本

> 原来我也实现过[Biaffine-BERT-NER](https://github.com/xueyouluo/Biaffine-BERT-NER),但这里的版本优化了一些。

#### 预训练

在比较了大部分开源的预训练模型后,哈工大的electra效果比较好,因此我们采用了electra的预训练方法。使用了本赛道的所有数据+赛道三的初赛所有数据,构建了预训练样本,分别继续预训练base和large的模型33K步【大概15个epoch】。

> 继续预训练模型可以提升1个百分点左右的效果,还是非常有效的。

#### 泛化能力提升

这些应该是属于比较基本的操作了,主要包括:

- 使用了对抗学习(FGM)的方法,但代价是训练速度慢了一倍
- 在Dropout方面加入了spatial dropout和embedding dropout
- 使用SWA的方法避免局部最优解

需要在验证集上调参找到比较合适的值。

#### 数据增强

我们用到了开源的一份地址解析数据,来自[《Neural Chinese Address Parsing》](https://github.com/leodotnet/neural-chinese-address-parsing)。参考赛道二的标注规范,使用规则将数据进行清洗,并用这份数据作为数据增强的语料。同时利用统计信息稍微优化了一下数据,即认为一个span如果被标注次数大于10,并且有一个类别占比不到10%且标注数量小于5就认为是不合理的并将其抛弃。

我们使用了同类型实体替换的方法进行数据增强,然后将预训练后的模型在这份数据上finetune。最后用赛道本身的数据进行二次finetune。初赛上,上面的流程走下来可以在dev上达到94.71,线上92.56。

#### 融合

融合的提升非常明显。在融合上,我们使用了electra-base和electra-large两个模型,分别进行预训练和finetune,然后5-fold。

最后对实体进行投票,其中base权重1/3,large权重2/3,只选择投票结果大于3的实体作为最终结果。

> 初赛上,base单独5-fold融合为93.0,large单独5-fold融合为93.477。二者加权融合为93.537。

#### 伪标签

在融合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使用了伪标签,即将上面的融合后预测的测试集结果作为伪标签,重新训练了base模型的一个fold,再进行预测,最终线上可以到93.5920。后面我也实验了训练5-fold的模型,测试下来可以到93.6087。

#### 后处理

我这边后处理比较简单,主要对特殊符号进行了处理,由于一些特殊符号在训练集没有见过,导致模型预测错误。对于包含特殊符号的实体,如果特殊符号是在实体的边界,那么直接去除特殊符号,保留原来的实体类型;如果不是,则去除这个实体。在伪标签结果的基础上加后处理,线上到93.6212。

#### 实验结果

| 序号 | 实验 | Dev指标 | 线上指标 |
| :--: | :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: | ------- | :------: |
| 1 | Biaffine + roberta ext | 92.15 | |
| 2 | Biaffine + google bert | 92.33 | |
| 3 | 2 + FGM | 92.79 | |
| 4 | 3 + spatial dropout + embedding dropout | 92.94 | 90.65 |
| 5 | 4 + extra data + finetune | 93.74 | |
| 6 | 5 + 数据增强 | 93.98 | |
| 7 | 6 + roberta ext pretrain | 94.15 | 92.08 |
| 8 | 5 + electra base | 94.19 | |
| 9 | 5 + electra large | 94.32 | 92.13 |
| 10 | 5 + electra base pretrain | 94.71 | 92.56 |
| 11 | 5 + electra large pretrain | 94.54 | |
| 12 | 10 + 5-fold | - | 93.009 |
| 13 | 11 + 5-fold | - | 93.499 |
| 14 | 12 + 13 | - | 93.537 |
| 15 | 14 + pseudo tag | - | 93.62 |
| 16 | 15 + 5-fold | - | 93.63 |

### 复赛

复赛上我对原来的流程基本没有做什么改动【主要也是我也没想到什么好改进的点了】,就是预训练改了一下。

复赛由于线上训练时间12h的限制,我不可能跑那么久的预训练了【我线下训练large的模型花了20多个小时😂】,因此预训练的语料只用了本赛道的数据集+开源的数据集来减少预训练的时间。

> 唯一非常折腾我的是,large模型在复赛的时候效果一直比不上base模型,可能是预训练不够导致的。

我在复赛的时候都是全流程提交的,直接线上调参了。大概的结果如下【都是5-fold】:

| 序号 | 实验 | 线上指标 |
| :--: | :----------------------: | :------: |
| 1 | Electra-base | 89.15 |
| 2 | Electra-large | 89.58 |
| 3 | Electra-base + pretrain | 90.74 |
| 4 | Electra-large + pretrain | 90.75 |
| 5 | 3 + 4 | 91.08 |
| 6 | 5 + fake 1-fold | 91.31 |
| 7 | 6 + fake 5-fold | 91.32 |

最终复赛的结果就是91.32,离第一还是有2个千分点差距的。更多细节就看代码吧,毕竟全都在代码里面了。

## 运行

### 运行环境

我们选择了英伟达提供的[docker](nvcr.io/nvidia/tensorflow:19.10-py3)作为基础镜像进行训练,主要是为了避免配环境的各种问题。

具体:

- Unbuntu == 16.04
- Python == 3.6.8
- GPU V100 32G
- 1.14.0 <= Tensorflow-gpu <= 1.15.*

### 数据准备

#### 赛道数据

这里不提供比赛的数据,大家自己下载好放在tcdata目录下。

#### 预训练模型

预训练模型我们使用了哈工大开源的[中文ELECTRA模型](https://github.com/ymcui/Chinese-ELECTRA#%E5%A4%A7%E8%AF%AD%E6%96%99%E7%89%88%E6%96%B0%E7%89%88180g%E6%95%B0%E6%8D%AE),具体为大语料版本的模型:

- [ELECTRA-180g-large, Chinese](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P9yAuW0-HR7WvZ2r2weTnx3slo6f5u9q/view?usp=sharing)

- [ELECTRA-180g-base, Chinese](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RlmfBgyEwKVBFagafYvJgyCGuj7cTHfh/view?usp=sharing)

下载后解压在user_data/electra目录下。

#### 额外数据

下载[neural-chinese-address-parsing](https://github.com/leodotnet/neural-chinese-address-parsing)中data目录下train、dev、test数据到user_data/extra_data目录下。

#### 目录结构

```
├── code
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-pretrain
│   └── ...
├── tcdata
│   ├── dev.conll
│   ├── final_test.txt
│   └── train.conll
├── user_data
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_180g_base
│   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base_discriminator_config.json
│   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base_generator_config.json
│   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_180g_base.ckpt.data-00000-of-00001
│   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_180g_base.ckpt.index
│   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_180g_base.ckpt.meta
│   │   │   └── vocab.txt
│   │   └── electra_180g_large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_180g_large.ckpt.data-00000-of-00001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_180g_large.ckpt.index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electra_180g_large.ckpt.meta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large_discriminator_config.json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large_generator_config.json
│   │   └── vocab.txt
│   ├── extra_data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dev.txt
│   │   ├── test.txt
│   │   └── train.txt
│   └── track3 # 这里可以不需要
│   ├── final_test.txt #这是初赛的测试集
│   ├── Xeon3NLP_round1_test_20210524.txt #可以不用,复赛没有使用这个数据
│   └── Xeon3NLP_round1_train_20210524.txt #可以不用,复赛没有使用这个数据
```

### 运行

在code目录下运行

```
sh run.sh
```

具体训练细节参考`pipeline.py`文件。

也有一个简化版本的,把seq_len改成了32,没有5-fold,自己测试跑下来dev上大概为94。

```
sh simple_run.sh
```